帮助首页

新手入门

新手入门

视频教程

入门视频

订单处理

产品刊登

物流授权

库存采购

其他模块

文档教程

平台授权

产品模块

订单模块

发货模块

客服模块

采购模块

库存模块

海外仓库

物流设置

货代授权

数据模块

财务模块

服务/其他设置

PDA模块

问题答疑

系统设置及其他问题

订单常见问题

产品常见问题

Aliexpress速卖通常见问题

Amazon常见问题

Shopee常见问题

Temu常见问题

Lazada常见问题

Tiktok常见问题

Shein常见问题

eBay常见问题

Shopify常见问题

Walmart沃尔玛常见问题

Ozon常见问题

Joom常见问题

Wish常见问题

DHGate敦煌常见问题

Alibaba阿里巴巴常见问题

Mercado美客多常见问题

Etsy常见问题

Shoplaza店匠常见问题

WooCommerce常见问题

Shopyy常见问题

UEESHOP常见问题

Shopline常见问题

Miravia常见问题

Daraz常见问题

Coupang常见问题

Rakuten乐天常见问题

波次发货>发货表现

定义:快速查看波次流程处理包裹数量/人员业绩

注意事项:

【1】拣货业绩需要波次进入到包装中才会计算业绩

操作流程:

一、【数据—发货表现—发货统计】

 


字段说明:

1、新增发货量:当日0:00以后进入 发货中(有货) 的包裹数量
2、可发货总量:前一天23:59在 发货中(有货) 的包裹数量
3、禁止包裹数:前一天23:59在 发货中(有货) 的包裹数量
4、操作人数:当天0:00-23:59 拥有发货模块权限的子账号数量
5、人均操作包裹量=可发货总量/操作人数
6、人均拣货完成数=完成拣货数/操作人数
     人均分拣完成数=完成分拣数/操作人数
     人均包装完成数=完成包装数/操作人数
     人均出库完成数=完成出库数/操作人数

     完成拣货数:从生成波次至波次开始扫描包装(单品),或从生成波次至波次开始二次分拣(多品)的包裹数量
                          (如果未开始二次分拣或扫描包装前标记包裹异常,再手动打印面单出库,则计算时会剔除异常包裹)

     完成分拣数:从开始二次分拣到结束二次分拣的波次内包裹总数量。(二次分拣被移除波次的不计入在内)
     完成包装数:指当日完成包装的所有包裹数。包括二次分拣直接打印面单的包裹数+扫描包装打印面单的包裹数
     完成出库数:指当日被标记已出库的包裹数。包括扫描出库+手动标记出库+扫描包装一体化出库

7、当日完成量:指当日完成出库的包裹数量
8、当日完成率=当日完成量/可发货总量
9、每个订单发货时效=订单发货时间-付款时间
     平均发货时效=当前时间范围内,所有订单发货时效合计/订单数

10、24小时发货率=24小时内进入 发货中(有货) 且24小时内完成发货数量 / 24小时内进入 发货中(有货)
       48小时发货率=48小时内进入 发货中(有货) 且48小时内完成发货数量 / 48小时内进入 发货中(有货)
       72小时发货率=72小时内进入 发货中(有货) 且72小时内完成发货数量 / 72小时内进入 发货中(有货)

       示例:

 



二、【数据—发货表现—人员业绩】
 


1、拣货时长:指从标记打印拣货单到开始二次分拣(多品)或扫描包装时间(单品)
2、分拣时长:指开始二次分拣到结束二次分拣的时间
3、包装时长:指开始扫描包装到结束扫描包装的时间

4、效率(包裹/时)=(完成分拣包裹数或完成包装包裹数)/ 时长
      效率(SKU/时)=(完成拣货SKU数或完成分拣SKU数)/时长

常见问题:

Q1:为什么拣货业绩没有数据?
A1:
需要波次处理进入到包装中才会计算拣货业绩
         比如9月16号处理的波次,9月17号才进入到波次处理的包装中,拣货业绩需要筛选查看9月17号的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